建筑物楼面承重能力是近年来做的比较多的一类检测鉴定项目,究其根本,在于楼面放置的设备越来越重,而建筑物设计建造时的楼面使用活荷载即所谓的楼面承重能力基本上已经确定了,这里面就有可能会有冲突,会有设备荷载过楼面使用活荷载限值的情况,才会有越来越多的需要检测鉴定楼面承重能力的情形。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有关规定,楼面使用使用活荷载取值是以单位面积的荷载限值来规定的,如3.5kN/㎡,5.0kN/㎡等,名词释义一下:5.0kN/㎡,大约相当于通俗地500公斤/平米,这里的大约,是因为规范的kN,跟通俗的公斤不是一个概念,kN即千牛是重量单位,而公斤是质量单位,中间隔着一个“g",即重力加速度。言归正传,要知道楼面的承重能力,这里面需要知道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建筑物主体结构的质量情况。包括结构平面布置、混凝土强度、钢筋配置、层高、截面尺寸、楼板厚度等。
2.设备相关的参数,包括重量、平面尺寸、运动性能、支撑情况、垫层情况等等。
3.设备放置方式,包括位置,固定方式等等。根据以上参数,再进行专业的荷载换算,再进行结构计算,从而确定楼面承重能力的限值及设备放置的安全性。
荷载裂缝:由类荷载直接作用产生的应力所引起的裂缝,称为荷载裂缝。当结构自重、使用荷载等因素过设计初始设定值时,造成结构承载能力小于荷载作用,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在由外荷载直接引起结构裂缝的工程,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内力达到30%极限荷载时(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便已出现裂缝,裂缝宽度在0.05~0.10mm,这种裂缝对结构的安全度一般没有影响,还可承受70%~80%的极限荷载。混凝土结构允许带裂缝工作,只要在一定程度或规范允许宽度范围内即是安全的。
变形裂缝:由二类荷载(变形荷载)引起的裂缝。当结构受二类荷载作用产生变形,变形受到约束得不到自由伸展时,会引起结构内部产生应力,应力过一定数值时会引起构件裂缝。在变形作用下,结构的抗力与抗裂性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即抗拉强度和抗拉变形。在由变形变化引起裂缝的工程中,静定结构占多数,由于这类结构的承载能力有较大的安全度,有较好的韧性,能适应较大的变形,有时裂缝较严重,房屋也不至于出现倒塌破坏。据统计,混凝土结构的这种裂缝占全部裂缝的80%以上,其中又以温度、收缩裂缝居多,地基变形裂缝次之。
结构与失效的分界标志是“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构件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根据功能的特定要求,结构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前者主要考虑有关结构安全性的功能,后者主要考虑有关结构适用性和耐久性的功能。 当结构或构件达到承载力、疲劳破坏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时,称该结构或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时,即认为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滑移或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其应力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而丧失承载能力;
4)结构或构件因达到临界荷载而丧失稳定。以上这四种情况的后果都十分严重,很可能造成房倒屋塌砸死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当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的状态时,称该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时,即认为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以上四种情况的后果比起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四种情况要轻微得多,会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但不会死人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通常也可以通过维修来解决问题。